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bat365怎么安全验证 > 新闻动态 >
每年一放暑假,家长焦虑三连:
“要不要给孩子报补习班?”
“别人家都在预习新课,我家不学会不会落后?”
“薄弱学科要不要趁假期补起来?”
但真正的大格局父母知道:
分数能决定一次考试,但决定不了孩子一生能走多远。
暑假不是只用来“追分”,更是提升孩子综合能力、眼界格局、内驱力的黄金期。
下面这10件事,比盲目报班更有价值。你愿意陪孩子一起试试看吗?
一、养成自主力: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
1|自己制定一份“暑假心愿清单”
不是你替孩子规划,而是让孩子自己写。
比如:
想看完哪几本书?
想做什么新的尝试?
有什么特别想完成的小目标?
主动计划,是自我管理的起点。孩子从“别人安排我”转向“我想做什么”,就是成长。
2|每天坚持30分钟自由阅读
不强制、不检查,只要孩子愿意读——漫画、故事书、百科都可以。
阅读是最简单却最有效的自我滋养,
也是积累词汇量、理解力、表达力的“底层训练”。
二、增强行动力:让孩子从“想做”走向“能做”
3|挑战一项没尝试过的运动
可以是骑行、滑板、游泳、射箭……
重点不是多专业,而是“试一次”“坚持下去”。
体育锻炼不止是身体的事,更是抗挫能力和坚持力的修炼。
4|每日完成一次“运动打卡”
比如:
跳绳300个
跑步10分钟
户外活动满30分钟
连续坚持7天,打个小星星奖励自己
当孩子学会“自己监督自己”,自律就开始了。
三、打开生活力: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
5|学会三样生活技能
比如:
会煮一碗面、炒一盘蛋
会整理房间、收纳衣物
会缝扣子、补作业本
别以为这是小事,其实这是走向独立最扎实的一步。
6|给孩子50元,让他当一天“小管家”
让孩子自己做决定:
这50元怎么花?
能不能买到当天家人的晚饭?
还能不能有结余?
钱是最直观的资源管理方式,孩子从中会学会预算、比较、决策与责任感。
四、打开眼界力:让孩子知道世界有多大
7|参观一所大学 + 一个博物馆
走进真实的大学校园,看看学长学姐在干什么;
走进博物馆,看一眼“过去和未来”的缩影。
不用你讲大道理,孩子亲眼见过,自然会生出向往。
8|来一场自然深度体验
比如:
去山里徒步
到河边露营
观察10种昆虫或植物,做笔记
让孩子在自然中体验未知、克服害怕、感受生命的美好,
是屏幕里学不到的“真实教育”。
五、培养情感力:让孩子内心稳定、有温度
9|回老家一次,听一次“家族故事”
看看爸妈小时候的房子,听听爷爷奶奶的经历,走走村里的小路。
当孩子知道自己“从哪里来”,他对“自己是谁”会更清晰,也更有底气。
10|全家完成一次“小挑战”
比如:
一起做一顿饭
一起拼一个1000片拼图
一起每天早起7点运动,坚持7天
让孩子感受:家庭是一支队伍,我们一起努力,一起成长。
写在最后
暑假不只是学习的“间歇期”,更是成长的“助推器”。
你要的不是一个“暑假没掉分”的孩子,
而是一个心里有火、眼里有光、脚下有行动力的孩子。
比起刷几套卷子,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。
愿我们都能把这个暑假,过成孩子成长的一次飞跃。
点个【赞】,为每一位愿意“慢养出真能力”的父母
关注【吴钩随笔】,每周分享实用、真诚、能落地的家庭教育干货,陪你一起做“看得远”的父母
下一篇:没有了